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学院首页 | 学院招生首页 | 技校招生首页

一、创新发展模式——办“园中校”建“校中园”

学院坚持“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以科学城园区为依托,走出了一条以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办“园中校”建“校中园”的发展之路,形成了学院“三三融合”的办学特色(即通过“政府、学校、企业”融合实现“区位融合、校企融合、工学融合”)。

二、人才培养定位——由操作技能型向技术技能型提升

专业设置立足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需要,课程标准对接企业的技术标准,教学环节对接岗位的工作流程,教学活动对接企业的生产周期。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技能,同时又具有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就业、熟悉国际和国内两种交往本领、了解国际运作和国内运作两类知识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两栖”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办学机制——从“单主体”向“双主体”转型

通过混编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混编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混编学校学生与企业员工、混编学校评价标准与企业评价标准、混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逐步实现了学校由“单主体”向校企“双主体”的办学体制转型。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先后与企业共建岭南中兴通讯3G学院、岭南香港铸业学院等七个“双主体”办学的二级学院及60余个订单班,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学院创建的岭南科技园(即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广州天河软件园岭南园区)和岭南创业园(广东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进驻有二十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学生实习、就业创造机会。

四、教学模式——从知识传授型向技术应用型转变

通过吸收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学期项目”等先进职教理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每学期均设置不同的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学期项目、学年项目和毕业综合性项目,在校三年自始至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项目链,实现由单纯知识传授型教学向技术应用和创新型教学转变。

五、教学实体——由教学单位向办学单位转型

增强办学活力,提高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推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下放人权、财权、事权等办学自主权,打造“既能教学,又能开拓”(培训、产学研、创业)的二级学院,不断增强二级学院面向市场独立办学的能力以及社会服务的能力,实现各二级学院由教学单位向办学单位转变。

六、办学国际化——推广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在国际视野和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引领下,学院瞄准园区对国际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先后与澳大利亚、英国、韩国、日本等国院校和台湾等近三十所大学,开展了3+1、2+1、1.5+1.5、短期培训、交换生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并于2010年与韩国公州映像大学合作成立了“中韩文化交流中心”;组织师生赴境外交流学习100余人次。

七、博雅教育——国际最先进的素质教育模式

博雅教育是当下最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学院于2007年成立了博雅教育研究院,坚持将培育爱心、塑造人格、扩大视野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致力于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本土文化根基的实用性人才。

八、校园环境和硬件设施——宜学、宜居、宜发展

学院紧邻开发区科学城,交通便利,各种先进教学设施齐全。拥有国家级标准教学体育馆,30多个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场和400米标准跑道的田径场,体育场选用荷兰PAT草坪,跑道选用台湾健源塑胶。学院实行封闭式物业管理;学生宿舍配置网络接口、太阳能热水、免费纯净水入户。

九、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学业就业创业无缝对接

岭南科技园

学院创建的岭南科技园(即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广州天河软件园岭南园区)和岭南创业园(即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作为“产教融合”的中心。这里的“教学工厂”和入驻的三十多家高科技企业,为学生实习、就业、创业提供“零距离、更真实”的环境,使学习与工作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岭南新文化创业广场

秉承“校企融合”的办学理念,学院积极拓展学生的实习、就业渠道,特别创建创业广场。充分依托企业的项目经营管理、融资能力,通过“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创业基础流程+创业项目运营实训+创业项目孵化实施”过程培养学生,致力于打造创业人才的孵化工场。

后现代风情街

一条后现代风情街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生活的便利,更提供了勤工俭学的实践机会,无论在超市还是餐厅,都有学生忙碌的身影。学院努力为学生拓宽融入社会、体验生活的渠道,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键分享到: